中国推广网动态

专业提供新闻公关、品牌传播、互动营销等概念有机整合网络整体解决方案的网络公关营销传播机构。

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新闻软文发布平台,一万多家网络新闻媒体平台,为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广告,软文代写,软文发稿,软文策划等服务

您的位置: 中国推广网 > 软文学院 > 网络营销 >

小米华为:一次失败的借势营销成功案例

2025-07-18

什么是借势营销?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营销变成辅助,而“借势”成为核心,譬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借敌人的箭来还击其他人;借明星、借平台、借场景都是借势,最后达到四两拔千斤的营销成效。

借势营销又分两种,一种是正面的,借用社会热门事件而传播;一种是负面的,容易见到于市场份额老二对老大的攻击,或者二者互黑来引燃买家眼球。杜蕾斯借用李娜退役拿网球拍做文章是正面,而小米华为二者的口水战就是后者,通过“点胶”之争,其实华为和小米双方的品牌都得到了损害:华为戴上了米黑、雇用水军的帽子,而小米的商品则被质疑为工艺欠缺和便宜。

可以回顾下整个点胶之争的过程来解析此次借势营销:

第一步:IT华少登场

9月17日,微博认证为“上海青青鸟旅游社导游”的IT华少发布微博称,小米4为省本钱,并未对其芯片进行点胶处置,容易致使手机摔碰跌落时芯片损毁。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小米4做工粗糙,不及荣耀6”。

一名导游,又不是一名数码专家,为何会忽然来讲小米手机问题呢?显然这是蓄意而为,有人指使。IT华少作为信息源,后面会紧跟一些名人水军,以相互掺杂补齐的方法做足数百的转发。

指示IT华少的人可能不是华为荣耀,也大概是华为荣耀的公关公司,或者是其它手机厂家。若是前者,则是华为要借小米的势,若是后者,则是其它手机厂家在打压小米与华为。从动机来看,华为和其它手机厂家的受益最大,因此也被列为首席怀疑对象。

通常来讲,借势营销都是市场份额落后的向市场第一叫板,而市场第一的永远不会主动向市场份额落后的叫板。

第二步:雷军回话

“如此的黑稿,是哪位友商的杰作?”面对愈加大的舆论重压,雷军发微博回话,目的直指华为。在雷军回话时,小米的职员也发长微博讲解小米手机为何不点胶。

先看小米职员,第一是落入了角逐对手的圈套,完全不必与有蓄意的评价做口舌之争。其实角逐对手只不过找准了一个点来攻击小米,是不是点胶,买家不懂,也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更多是不点胶带来的影响:比如小米手机是否真的工艺不过关?我在买手机的时候,是不是要舍弃小米而选择其它品牌?

所以说,还是雷军棋高中一年级着,他直接将点胶事件定了性:水军、黑稿,这又是在黑小米。这有两点好处:既然他们是有意而来,完全不必在这个问题上做纠缠,咱们直达本质即可;另外转移话题,将大伙都不懂的点胶问题,转移到道德层面的“黑稿”问题。如此一来,除去专业人士或者媒体人还会对小米的做法穷追不舍外,大部分买家已经被成功转移了:不是水平的问题,是小米又被黑了!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厂家的公关炒作,假如声量小,则冷处置,晾着不管自然就烟消云散;假如声量大,企业负责人就要像雷军如此站出来发声,扭转不利局面。

第三步:反击之战

下面,雷军并没就此停止,而是连发三条微博,譬如:“华为终端某些人无节操的做法紧急抹黑了华为的无比宝贵的品牌,让每一个人心疼痛”、“拿出世界五百强的胸怀,认真管管华为终端的风气”等,并@了余承东,而余承东微博回话了雷军,称荣耀“没黑小米”。接着,“黑米日报”采集“碰瓷小米的公关稿清单”,列出5篇黑稿。

第一,余承东是被冤枉的,华为荣耀未必黑了小米,上文剖析过,非常可能是华为的公关公司队甚至是其它手机厂家所为;除此之外,这种不太光彩的营销事件,在老余这种层面也并未必了解。

第二,对小米来讲,通过讲事实、摆证据的方法,其实已经完全达到了目的。而连发三条微博与@余承东的方法,其实是愈加吸引了群众的眼球,延续了“点胶”事件对小米的不利影响。雷军这么做,要么是义愤之举,要么是反借华为的势,以“宝贵的品牌”、“世界五百强”等言论来打压华为。

总结一下:

1、借势营销这种事,已经被手机厂家们玩坏了。大伙不是拼创意、拼策划,而是互相抹黑,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推广方法其实不值得倡导。譬如此次营销中,小米和华为都是失败方,小米被指出了工艺问题,口碑又遭到了影响,总有一批不明真相的观众会从米粉转为米黑,而华为也被扣上了“米黑”的帽子,也不讨好。

2、借势营销的核心,除去借,还要有,有一个好的商品。有媒体人称,“华为小米别争了,你们肯定来针对三星或苹果吧”就是这个意思。当你有了过硬的商品实力,再做借势营销会愈加顺手。小米手机的历史不长,而其软件miui的口碑更好;华为最早是做贴牌机的,大伙与其在这里大打口水仗,不如脚踏实地做好商品吧。

3、最后推荐一下做借势营销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筛选热门事件、策划创意与写作文案(或头脑风暴)、设想用户场景、设置用户主动传播的条件、投放社会化媒体。